|
心理咨询:助人自助从学习心理学,再到从事心理咨询,这十多年来,对人性和人间百态都有了很深的接触。 西方医学有句名言:有时去治愈,常常去帮助,总是去安慰——医学是爱的艺术。其实,心理咨询更是艺术,是一场咨询师与来访者共舞的艺术。 医学和心理学之间有很多相同之处,也有很多不同之处。我们先来说说不同。 首先,医生看病,用的是二分法,或者有病,或者没病。比如,一个人去医院,医生会告诉他:“你得了什么病”,或者“你没有生病”。医生绝对不会说:你介于“病”与“非病”之间。如果医生说“你好像有病,好像又没病”的话,你一定会认为这个大夫是个庸医,不靠谱。 但是,心理咨询不是,因为我们的心理状态不会分为“有病”和“没病”,而是包括“心理障碍”、“心理困扰”、“心理挑战”、“心理健康”和“心理繁荣”5个状态。这5种状态当中,除了“心理障碍”需要药物干预,其余情况是不需要定期服药的。 其次,身体生病了,不管你想不想自己好起来,一片药吃下去,体内马上就会发生化学反应。发烧了,一片退烧药,体温就降下来了;血压高了,一服降压药,血压就降下来了。这些生理指标的下降,不会以主观意志为转移。 但是,心理问题不是这样。你不想好起来,你不想见咨询师,谁都帮不了你。而且心理疾病的好转需要时间。 有一天,一位来访者问我:“老师,你有没有什么方法,让我三天之后,抑郁症就好了?” 我回答说:“没有。” 来访者问:“为什么?” 我说:“这就好比十月怀胎才能把孩子生下来,我没有办法让你三个月就把孩子生出来。这是由身体构造决定的。同样,我们的心理发展也有它的规律和特点。” 说完不同之处,让我们再来看看相同之处。 不管是身体生病,还是心理疾病,最终能够让我们好起来的,是我们自己。 首先,让我们来看看身体治愈的过程。一个人发高烧,可能是因为身体的某个部位有了炎症。这个时候医生会开一些抗生素给病人。 是抗生素治好了病人的病吗?显然不是。因为,即便是最好的抗生素,也不能杀死病人体内所有的细菌病毒。比如,艾滋病晚期,体内的白细胞完全失去了免疫能力,即便是最好的抗生素,病人最终还是会死于感染。也就是说,离开病人自身的康复能力,医生根本无法治愈任何疾病。 所以,每个医生都相信一句话:每个病人都有自身康复的内在潜力。 同样的,在心理方面,每个人的心理内部,都有自我完善的内在潜能,心理治疗不过是促进该潜能的自我实现。治疗师只要提供一个有利于来访者成长的治疗关系和情境,来访者借助这样的治疗关系和情境,就可以逐渐的恢复自身的心理健康。 心理咨询的过程,就好比来访者在照镜子,从镜子中看到一个不一样的自己,然后再根据自己期望的样子一点点的调整,就可以了。 上一篇网络成瘾的诊断下一篇为什么心理咨询必须收费 |